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風清雲養生漫談】第一篇: 前言

【風清雲養生漫談】第一篇: 前言

推廣養生課程已近20年,經由和學員的長期互動學習,深感及早養生之重要性。很多個案,都是本身或親近的家人同事突然經歷一場大病,才開始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
不是一週去打趟太極拳或去經絡按摩一次就叫養生,很多病灶的形成和我們的生活飲食、工作習慣、情緒管理有關。「養生」是要融入日常生活,所謂「行、住、坐、臥、起心動念之間」。
在此開設【風清雲養生漫談】專欄,以中國傳統的經絡、氣功、太極拳為主,分享養生觀念和方法。沒有固定的發文週期,隨性發表,並分享連結於學苑FB,同好可以按讚追踪以收到發表訊息。(點我進風清雲學苑粉絲專頁)

       2015年1月台灣65歲人口已達12%,(超過7%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4月達14%(高齡社會),預計2025年達20%(超高齡社會)。
主要原因是醫學發達讓人的壽命延長,再加上少子化的現象。2018年統計,台灣平均壽命80.4,男生77.3,女生83.7。但同時因為生活壓力、食安問題、環境污染等讓各種文明病、慢性病提早上身。根據統計,平均一生需要被長期照護(失智或失能無法生活自理)的年數急速上升,男生現為8年、而女生為9.3年。在這種結構下,政府和全民需負擔沈重的醫療負擔。即使政府之醫療補助做得再好,可以長期補助慢性病、常年臥床相關的費用,我們也不希望過著沒有品質和尊嚴的生活。

        某些歐美國家已進入高齡社會一段時間,政府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嚴重性,撥出部份經費從事預防保健,結合了社區的場地和資源,針對銀髮族設計了一系列的訓練課程,以培養銀髮族的肌耐力、平衡感,避免跌倒而造成骨折、挫傷而長期臥床。芬蘭甚至訂出『臨終前二週才臥床』的理想。部份國家的保險公司也開始把銀髮族參加養生課程的費用,列為可申請理賠的項目。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更應該運用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中國傳統養生術來自我保健養生。

        幾乎所有的人都感受到年過45歲,體力開始走下坡、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免疫力下降,但絶大多數的人不會採取積極行動。因為此時正值壯年,事業工作正當高峰,也需費心力照顧家庭。但等到退休後,已無法用健康的身體去享受退休生活。養生絕不是等退休後才要開始做的事,大部份的臟腑機能退化老化是不可逆的,需在中年即開始培養養生觀念,身體力行以延緩老化退化的速度。

    年輕時要努力工作生活,不要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時,要養生健康,不要拖累你生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