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華宗旨,作者: 呂洞賓
第一章 天心
呂祖百字碑《呂祖全書卷三》
養氣忘言守 降心為不為 動靜知宗祖 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 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 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 壺中配坎離 陰陽生返復 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 甘露灑須彌 自飲長生酒 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絃曲 明通造化機 都來二十句 端的上天梯
無形無象,全體透空。
應物自然,西山懸馨。
虎吼猿鳴,水清河靜。
翻江倒海,盡性立命。
宋遠橋是張三丰的第一個徒弟,武當七俠之首,其十七世孫宋書銘也是太極拳名家,其拳法名為 “三世七”,又稱長拳。
吳鑑泉曾和宋書銘推手而無法自持,故也跟宋習拳,後將其拳法結合楊氏太極拳而創立吳氏太極拳。《授秘歌》為宋書銘所傳十首歌謠之一,作者為唐代李道子。
站樁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進行自我調整的過程,由於間架、意念引起感覺,又用這些感覺對照間架、意念的要求去調整,同時檢驗意念活動的正確與否,就在不斷思維、感覺、調整中,氣血不養而自養,肌肉不練而自練,達到了鍛鍊的目的和養生的效果。
樁功的不同階段不同層次會有不同的反應並表現出不同的功能態,此外,由於各人的體質不同,病情不一,練功目的各異,個體神經敏感度有差異,因而練功者也會出現各種各樣、各自不同的反應,對這些反應,一般不必介意,任其自然即可。以下二十一種感覺、知覺和反應都是正常的功感效應,但要注意,不要過於有意識的追求它們。練功不求功,功在其中;求功不出功,枉費心機。只顧耕耘,不顧收穫,而收穫自得,所謂「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