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八段錦四種用意方式

習練健身氣功‧八段錦首先要掌握松靜自然、準確靈活、練養相間、循序漸進等基本要領,旨在使周身關節放松,疏通經絡,強化下肢功力。待功法習練要領掌握後,再進入“以意行氣、以氣運形”的用意階段。否則,急於用意,往往欲速則不達,顧此失彼。下面談談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四種用意方法。
 
  一、點、線之意。首先要領會健身氣功‧八段錦功法的基本之意。健身氣功‧八段錦功法多是以“點”、“線”內外旋轉的互化構成。行功運勢、各種動作運行線路,皆由若幹“點”構成拋物線,即旋轉弧線,由弧線合為圓,再由圓轉化為點—線—旋轉弧線—圓,如此周而覆始循環往復。就人體內部結構而言,可理解為點、線、圓結構。肩兩端的肩與大椎穴三點連成一條水平線;百會、人中、中丹田、會陰穴構成前中心豎直線;尾閭、命門、大椎、玉枕再至百會構成後中心豎直線,前後兩條豎直線(即任、督二脈)連接起來構成弧線圈;水平線與豎直線相交構成了人體內的自交叉平衡線;就弧線圈而言,可理解為“三平一豎”四大圈。三平一豎四大圈的分工,肩圈可主人體平衡,腰圈可主人體旋轉,胯圈可主人體進退,丹田之立體圈可主人體發力。無論方位如何變化,體內交叉線務必保持中正平衡。
 
  二、旋轉之意。行功中指、掌、臂、胯、腰、頸等各部關節,始終處於旋轉纏繞絞拉之中。旋轉方式多為內旋、外旋,至於其他形式無不由此變通。
 
  其一是指、掌、臂的旋轉,八段錦每式幾乎都運用此動作,它是透過旋轉性動作實現健身作用的。如健身氣功‧八段錦的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中的左臂內旋左拳變掌(旋之一),左臂外旋(旋之二),肘關節微屈;同時,左掌向左旋掌纏繞(旋之三),變掌心向上後握固。此式就有三個旋轉纏繞的動作。又如健身氣功‧八段錦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的動作一:兩腿徐緩挺膝伸直;同時左掌上托,左臂外旋(旋之一)上穿經面前,隨之臂內旋(旋之二)上舉至左上方,肘關節微屈,力達掌根,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時右掌微上托,隨之臂內旋(旋之三)下按至右髖旁,肘關節微屈,力達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動作略停;目視前方。動作二:松腰沉髖,身體重心緩慢下降;兩腿膝關節微屈,同時右臂屈肘外旋(旋之四),左掌經面前下落於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旋之五),右掌向上;目視前方。這是指、掌、臂的旋轉。
 
  其二是腰、胯、頸、項的旋轉。如:健身氣功‧八段錦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的動作三:身體重心向上稍升起,而後右移;上體先向右傾,隨之俯身;目視右腳。動作四:上動不停。身體重心左移;同時上體由右向前、向左旋轉;目視右腳。動作三、四是轉在腰松胯旋轉身體動作的同時搖頭旋頸,眼也跟著旋轉,尾閭也跟著旋轉。此式人的腰、胯、身、尾閭、頭、眼六部位含旋轉之意。
 
  三、開合之意。開合之意乃導引功法的重中之重。開後必合,合後必開;開始即“合”始,合始即“開”始;開即合,合即開。一般展則為開,縮則為合。行功中,凡開時要意想全身各部關節放松,不僅身開,心亦開;凡合是要意想全身收縮,不僅身合,心亦合。開時,內氣自下而上發,起於腰眼,經脊骨,聚於背,經大臂、小臂,形於指尖;合時,內氣自上而下收,經小臂、大臂、肩背,收於腰眼。練開合之意時,可意想兩膊至脊部,似有一根富有彈性的猴筋,一端通於指尖,一端繫於脊骨,行功中始終伸縮這條猴筋,有效地進行開合。
 
  健身氣功的鍛煉就是在意識指導下動作與呼吸的配合,也就是意識、呼吸、動作三者密切配合,“練意”、“練氣”、“練身”同時進行,要求肌肉、骨節、內臟器官在內部活動起來,配合身軀四肢的外部運動,動作開時內外俱開,動作合時內外俱合,神氣貫通,周身完整,渾然無間,久而久之自然達到健身效果。
 
  四、吞吐之意。吞即為呼吸的“吸”,“吐”即為呼,貫注於動作的開合中即可。初練功者,以自然呼吸為主。進入用意階段後,隨著功力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地將自然呼吸變為逆腹式呼吸,有意識地以吞吐配合動作的開合。開呼,要用吐意,小腹可凸;合吸,要用吞意,小腹可凹。每動一開一合,腹部一凸一凹,由此經過反覆習練,力求使呼吸與開合動作有機的配合。如此為之,呼吸自然會深、細、勻、長,久而久之,呼吸與動作則協調一致。
 
  綜上所述,四種用意雖有區別,但相互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習者應循序漸進,分別體味,切莫囫圇吞棗,更不可淺嚐輒止。

(本文章自其他氣功網站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